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专家:央行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 货币政策功能也会继续拓展

  • 汽车
  • 2025-02-13 20:31:02
  • 16

  2月13日,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共设置了5个专栏,其中4个专栏与货币政策工具有关,既有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工具的历史沿革与创新,也有新创设资本市场两项工具的实施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央行先后实施了四轮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综合运用传统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市场上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关注度非常高,报告多篇专栏聚焦货币政策工具,体现了央行主动加强政策沟通和预期管理。

  长期以来,央行通过灵活搭配使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传统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并非一成不变,一直都在结合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动态演进。”业内专家表示,例如,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支付结算系统发展,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经历过由时点法向平均法的转变,从而降低了考核时点金融机构存款的波动,平滑了货币市场波动。又如,近年来央行根据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创设了一系列再贷款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存续10项,再贷款余额6.3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14.3%,支持范围基本覆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再如,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也在不断健全,去年央行明确了政策利率,增加了临时正、逆回购操作,进一步突出政策利率地位,框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范围;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丰富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等。

  市场专家认为,央行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功能也会继续拓展。此次系列专栏的设置,既是对央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科普,也反映了央行的一些调控思路与做法。一是表明货币政策工具箱一直在不断发展演变,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要动态观察。不同情形下,央行会有不同的工具应对,甚至是创新实施一些新的工具。而且危机应对期间和常规时期的工具运用也会有不同。但总体来说,整个工具体系会朝着更适应宏观调控需要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完善。

  二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越来越丰富,除了降准降息外,其它工具同样有效体现了宏观调控的意图和成效。如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有效维护良好的流动性环境;结构性再贷款工具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去年四季度,央行还推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

  三是不同工具间新的探索与协调也有体系化考虑,服务于整个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健全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整体下行,使得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了充裕水平,为淡化总量要求和更多转向利率调控提供了条件;这个过程中,对重点领域的倾斜性支持更多由结构性再贷款工具承担,也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源更好流向需要支持的领域。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加上利率调控机制的完善,推动了货币政策框架不断转型。当前,央行政策利率已经明确,不同品种利率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利率走廊不断健全,利率政策执行也在规范,利率政策传导将更为顺畅有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