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城农商行对公存款承压 有银行创新营销

  • 房产
  • 2025-02-13 15:12:05
  • 17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对很多地方城农商行来说,近年来地方财政收支吃紧,它们的生存压力也变大。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评级报告梳理发现,随着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降,诸多城农商行财政性存款萎缩。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加快、社保资金省级统筹加剧了这一趋势。

  因为长期在当地深耕细作,城商行、农商行在获取当地财政性存款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财政性存款在城农商行对公存款中占据较大比例。财政性存款萎缩使得诸多城农商行对公存款也出现下降,城农商行息差压力进一步加大。

  不过,一些城农商业创新营销方式推动了公司存款增长,其中一种方式为切入专项债业务。

  城农商行对公存款承压

  透过近期披露的部分商业银行评级报告,可以感受到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对城商行、农商行对公存款形成的冲击。

  以淮北农商行为例,其公司存款业务承压明显:2023年末淮北农商行公司存款余额为31.14亿元,相比2021年末下降5%;公司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从24.6%下降至19.4%。

  联合资信在今年2月发布的主体评级报告中指出,由于淮北农商银行主要经营网点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及乡镇和矿区,在城区竞争力相对较弱,加之财政资金紧张及上市企业支取现金,导致公司存款规模较小且持续下降。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甘肃银行身上。2021-2023年甘肃银行公司存款规模持续下降。

  评级报告称,甘肃省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财政支付压力较大,加之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不佳导致富余资金减少,省内非金融企业存款规模持续收缩,甘肃银行公司存款业务发展面临一定压力。

  福建安溪农商行同样如此:2024年6月末该行对公存款规模为39.68亿元,较2021年末下滑23.06%;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15.63%,较2021年末下降 9.03个百分点,对公存款对全行存款贡献度下降。

  “安溪农商银行对公存款以地方财政性资金和企业留存资金为主,近年来受地方财政支出增加且房地产市场行情不景气导致按揭贷款保证金存款减少等因素影响,该行对公存款增长乏力。”评级报告称。

  浙江瑞安农商行评级报告也指出,2023年以来在全市财政收入减少、公共支出加速背景下,部分财政性存款的减少对瑞安农商行对公存款稳定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导致对公存款余额略有下降。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为146.02亿元,较年初下降0.36%。

  广西阳朔农商行评级报告称,受经济下行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性存款减少,阳朔农商银行对公存款增速放缓。

  山东莱商银行评级报告也表示,受财政资金紧张影响,莱商银行整体财政类资金及平台类存款有所流失。2024年6月末莱商银行公司存款余额736.65亿,相比2021年末下降11%;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38%,较2021年末下降23个百分点。

  银行存款分为对公存款、储蓄存款两类,对公存款主要包括企业存款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基金、公积金等财政性存款,具有金额大、成本低、效益好的优势,一直是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公存款主要用于日常生产、结算、支付工资等,因此对公存款大多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银行,其价格接近活期存款利率,远低于贷款利率,这对商业银行意味着较大的息差收入。随着银行对公存款增长放缓甚至下滑,上述城农商行息差压力加大。

  三重变化

  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

  2022年以来,PPI持续负增长使得增值税增长乏力,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走低。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还在10%以上,但2022年、2023年降至4%左右,2024年只有0.9%。此外,2024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87万亿元,相比2021年的峰值大幅减少。

  与此同时,地方“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压力有增无减,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加大。“一增一减”后,以存款形式留在商业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下降。

  财政性存款的下降对城商行、农商行影响较大。因为城商行、农商行深根当地,且城农商行股东大多是当地财政部门或国企,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财政性存款存入城农商行,进而支持城商行、农商行发展。

  “城商行、农商行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财政性存款占比较大,但是这两年财政存款结余减少,所以影响比较大。”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分析称,“由于收支压力大,监管要求加快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性存款余额留存时长也下降了。”

  这在评级报告中也有体现。衢江农商行评级报告表示,衢江农商银行公司存款中财政机构类及行政村存款占比约为70%。2022年,受外部因素影响,财政性资金支出增加导致公司存款规模出现小幅下滑。截至2023年末,衢江农商银行公司存款余额69.49亿元,占存款总额的比重降至24.67%。

  广东南海农商行评级报告也称,受财政支出较大及村居存款分红影响,涉政类存款和村居存款有所流失,加之由于经济下行使得企业资金普遍趋紧,南海农商银行公司存款规模增长乏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南海农商行对公存款规模为604.09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5.10%;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26.02%,较2021年末下降9.07个百分点,对公存款对全行存款贡献度下降。

  在早前,养老保险等社保资金主要是地级市甚至是区县一级统筹,市县政府将相关专户开在辖区的城农商行,进而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对公存款。而近年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资金的省级统筹加剧了城农商行的对公存款流失。

  江西银行评级报告就指出,受宏观经济基本面下降影响,江西省内对公存款增量逐年下降,叠加财政部门加大对财政资金统筹收缴和账户清理力度、省本级账户被国有大行抢占等因素,江西银行公司存款规模呈下降趋势。

  通过专项债发力对公存款

  当然,并非所有城农商行对公存款都出现萎缩。一些城农商行创新营销方式推动公司存款增长,其中一种方式为切入专项债业务。

  广西灵川农商行评级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灵川农商银行加强高铁产业园专项债资金、政府专项债项目资金、高速公路征地款营销,公司存款增速有所回升。截至2023年末灵川农商银行公司存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4%,相比2022年末提升约5个百分点。

  广东顺德农商行评级报告称,顺德农商行强化银政合作,积极拓展机构类存款,主动对接专项债资金,深化客群经营,沉淀结算资金,公司存款规模保持增长。2024年6月末顺德农商行公司存款增长11%,相比2023年末提升近10个百分点。

  界面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不只城农商行介入专项债业务争取对公存款,国股行也加大投入,一些银行不惜免费帮助地方政府制作发行专项债所需的《专项债券实施方案》等材料,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专项债相关的财政性存款。

  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当年发行1000亿,2018年首度超过1万亿,2019年扩张到2.15万亿,2020年-2024年每年额度在3.75万亿左右,市场预计2025年额度将达到4.5万亿左右,未来额度可能进一步增加。

  “专项债资金从国库拨出后要用到项目上,我们可以顺着资金链营销,争取相关单位将专项债资金存入银行,但国债资金不具备这个特点,因为用到哪里很难追踪,因此很难营销。”某股份行中部省份机构业务部负责人称。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银行专项债对公存款营销主要关注两类客户:一类是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主管单位虽然不直接通过银行账户进行资金流转,但在项目实施单位账户开立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

  二是项目施工单位。专项债资金在项目实施单位账户上留存时间较短,其下游项目施工单位作为最终资金承接方才是整个资金链的最后一环,也是资金沉淀时间最长的环节,因此施工单位成为营销相关存款的重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