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2024年险企持续“瘦身健体” 撤销近2000家分支机构

  • 资讯
  • 2025-01-04 07:30:04
  • 8

  本报记者 冷翠华

  2024年,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仍处于“瘦身”状态,不过速度较2023年放缓。《证券日报》记者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统计,去年,共有1984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少于2023年退出机构数量,同时,新设分支机构585家。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险企分支机构持续“瘦身”,体现了行业对低效机构和人力的出清。

  险企优化分支机构结构

  2024年最后一天,多份监管公告涉及险企分支机构退出。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红河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撤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个旧市支公司蔓耗镇营销服务部。

  这是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的一个缩影。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4年,共有1984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其中,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1365家,占比68.8%;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619家,占比31.2%。同时,保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848家,但剔除特殊因素后,新设分支机构仅585家。其中,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仅62家,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523家。以此计算,2024年,险企分支机构净退出数量为1399家。

  上述特殊因素为,去年成立的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财险”)接管了原有保险主体的业务,原有主体的分支机构较多,体现为申能财险的新设分支机构较多(1263家),但本质上这些分支机构并非真正新设。

  从退出的险企分支机构来看,人身险公司是主体,同时,又以基层机构为主。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低利率时期寿险业务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一些经营不善的三级和四级基层机构,保费规模和险种结构都难以支撑机构的运营成本,而保险数字化技术加强,线上化操作越来越方便,对基层机构的依赖变弱。因此,近年来人身险分支机构出现“大撤退”现象。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同样提到数字化对险企分支机构带来的影响。同时,他补充认为,自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保险业务拓展受到一定阻碍,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增大,险企优化分支机构结构,也是降本增效的举措之一,尤其是险企的基层分支机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业务收入难以覆盖成本,导致这些分支机构成为“瘦身”的主要对象。

  相对而言,财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数量比人身险公司要少。邱剑分析,财险公司近年来业务发展较为稳健,且比较注重下沉市场的挖掘和拓展,同时,由于财产险的业务性质,对物理网点和线下服务的依赖度更高,因此其分支机构变动相对温和。

  退出速度或趋缓

  事实上,近5年来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呈持续退出态势,总退出数量超过1万家。业内人士认为,这体现了保险行业对低效机构和人力的出清。不过,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推进,预计后续险企分支机构退出速度将继续减缓。

  纵向来看,2020年到2022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分别为971家、2197家和3019家,退出机构数量连续快速增长;2023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减少至2065家,2024年则进一步减少至1984家。

  在邱剑看来,险企分支机构的持续退出,一定程度上也是近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历程的体现。从人身险行业来看,保险代理人数量在2019年达到912万的峰值后一路下滑,至2024年底已不足300万。保险分支机构作为保险代理人、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的活动场所,也被大量撤销。

  从财险业来看,自2020年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进一步挤压车险业务的费用空间,非车险业务也在寻求业务结构优化,在规模和效益之间,部分保险公司开始转向后者,因此,部分低效机构被裁撤。

  杨帆认为,近年险企分支机构持续退出的背后,还反映出保险行业转型升级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也反映出监管政策进一步趋严,对拼抢费用、规模无序扩张等行为进一步规范。

  对未来险企分支机构的变化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清理“虚挂人力”、低效机构工作的推进,在行业发展速度趋稳的背景下,当前险企分支机构退出速度有所减缓,但未来一段时间整体仍可能保持一定的退出态势。

  杨帆表示,随着保险市场环境的逐步稳定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险企分支机构将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服务网络。同时,险企可能会加大对基层机构的整合力度,提高分支机构的质量和效益。总体而言,预计2025年险企分支机构将呈现出更加稳健、高效的发展态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