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华汀︱思念恩师朱颖人先生——感悟先生艺术之“内美”

  • 生活
  • 2025-04-08 12:40:04
  • 7

送别恩师朱颖人先生已三日了,面对先生突然仙去,内心一直难以平复,回想我从学先生四十多年的点点滴滴,恍若昨日历历在目。

朱颖人与本文作者华汀合影

先生德艺双馨,名满大江南北,中国画坛知先生者,无不敬重先生的艺术成就与人品。这几日料理先生后事的过程中,也再一次深深体悟到先生修行的真实不虚。是的,我只能用“修行”这两个字才感觉最为正确。这几日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事事处处无不顺顺畅畅一切圆满,一如先生在世时的行止有序。此也唯有一起经历过程的同门师友才能深刻体悟。

先生颐寿九十六,这一辈子经历了近代中华民族最为艰辛动荡、卓绝万难的岁月,同时更有波澜壮阔、浩浩汤汤的巨大变迁,个中的跌宕起伏、酸甜苦辣,自是冷暖心知。然追随先生自始至今,从未在先生声闻中有见流露体现。记忆中的先生,永远是慈善祥和的模样,笑眯眯地说,带画来了吗?除了书画艺术、学术探讨,极少提及往昔悲欢。便是有,也是谈自己创作时的情意与生发的快乐。荣辱不惊、清静澹泊是先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先生日常最为忙碌的是美院的教学工作,以及日常对弟子们习画的辅导。平日仰慕先生的书画热爱者,总是络绎不绝,一拨去一拨来,先生也总是微笑以待,悉心指导。我们担心他太累了,先生总是说:我首先是老师,然后才是画家,我从老先生那儿继承下来的中国画,也要传承下去,不能断在我们手里。

认真专注、清净平和的性格,慈爱温暖、外柔内刚的人格修养,与先生绘画的风格高度一致、和谐统一。“画品即是人品”在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是可以清晰感受到的。

中国画与世界其他画种的根本区别,在于笔墨的一笔一画中隐含着创作者的修养层次、世界观、生活阅历、人格德行。其综合的审美修养都能从作品的笔墨结构中全息呈现,掺不了半点假。故以前的老先生们常告诫后辈学子,“学画先学人,画品如人品,品格不高画品不会高。”

先生的绘画风格精严清雅,淳厚又蕴灵动,鲜活中内蕴遒美,是感性与理性和谐的完美典范。先生习潘天寿先生之雄厚严整,得吴茀之先生的生机灵变,继承诸乐三先生的渊淳雅正。这种同时继承融合吴门与浙派笔墨精神气象的独特性,是历史赋予先生,也是后来者无法复制的因缘和使命。这成就了先生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使作品既有深厚传统的继承,又具有时代鲜活的生机。先生在艺术史中承上启下的独特历史地位与教学贡献,我坚信在今后必定会光芒闪耀、启迪来者。

这几日的经历与追思也促使我忽然顿悟,黄宾虹先生倡导的中国画“内美”为何意!黄宾虹先生言:“纯全内美是作者品节、学问、胸襟、境遇,包含甚广。”中国书画追求:遒拙、挺健、坚韧、古雅、气韵苍逸、灵变自然、雄厚华滋等审美气质,与中华民族历代努力追求的精神高度、生命气象、家国情怀是完全一致的。历代文人孜孜以求代代传承的文脉——“道”“良知”,为之“怒而飞”。借书画的研习锤炼修行,淬炼自我之心性、人格,所追求的不正是“内美”吗!先生历尽一生,为之努力耕耘、实践证悟的艺术成就,真正完美地诠释了“内美”的意境。

许江先生曾经问先生:您的画面如何总是能如此深厚?先生笑答:“这不是技巧,这是一种骨力。”是的,这就是黄宾虹先生极力倡导的“内美”“雄厚华滋”。今天我们对先生艺术的研究,如果只注意探讨停留在画面本身的造型结构、笔墨技法等形式,我想得到的只会是皮相,对先生艺术成就的总结与传承会造成巨大的缺憾。

人格修养的精神力与作品的高度一致性,以文育性的特点是中国画的一体两面,无法分割,是中国画最为重要的审美传统,也是中国绘画区别于西方绘画艺术独具魅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先生一生以恒久之心参悟追求的艺术真谛。

由此联想到现当代中国画日益严重的倾向,只重外在形式构成,只看见形式上求新求变,从形式到形式,由技术到技术,作品只有肤浅的外在视觉特效,不识“内美”为何物,高妙深邃的意境无从谈起。当下中国画优秀传统日渐式微,也许根本的症结正在于此吧!我想,研究先生、学习先生、传承先生“内美”的艺术精神,是我们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2025年4月3号于乾堂灯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