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董明珠再发声,质量、价格如何权衡?

  • 情感
  • 2024-12-26 23:32:02
  • 44

  来源:北京商报

董明珠再发声,质量、价格如何权衡?

  12月26日,董明珠关于空调市场的言论再度引发关注,话锋再次直指低价空调。结合近日来其与小米的争执,人们似乎感觉格力“坐不住了”。从数据看,美的空调已经反超格力,小米又在身后紧追不舍,业内专家指出,想要保住空调这张王牌,格力的渠道与形象均需要一次换新。

  向低价“开火”

  在近日一档采访栏目中,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追求的不仅是短期利益,而是致力于为国家、行业和消费者坚守更长远的价值。董明珠强调,虽然通过不择手段可以获得短期利益,消费者看似购买了价格便宜的产品,但长期来看,消费者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为此董明珠还举了例子,她表示,修理空调的费用可能高达几百元,更换压缩机的费用更是高达七八百元。如果一个空调产品在使用两年后需要多次维修,其总成本将会远高于购买时选择一个价格稍高但质量更可靠的产品。

  此番言论多少透露出格力的担忧,长期以来,格力手握空调这张王牌横扫市场,但随着小米、米家崛起,格力流失了一定市场份额。

  小米后来居上的秘诀就在于性价比。以家庭常见的1.5匹壁挂式空调为例,小米旗下的产品大多在1800—2600元,而格力的入门级产品就超过了2000元,其大部分产品在2500—5000元区间。

  格力向友商“开火”也并非首次,此前董明珠就在节目中声称,小米空调因专利侵权,向格力赔偿了50万元,同时强调格力拥有十几万项专利。而小米方面则迅速回应称,小米空调没有侵权行为,也不曾因此赔偿格力50万元。

  董明珠言论的背后,似乎有这样一种逻辑,即格力空调的底气就在于专利,一方面,这是空调值得高价的理由,另一方面,这也是格力必须维护的权益,对于任何模仿者、抄袭者都不能放过。而在大众认知中,“掌握核心科技”等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北京商报记者评论称,格力的维权言论既有正当性,也透露出焦虑。不可否认,格力在压缩机、变频技术方面,的确有不少自主研发成果,而这些技术也是精准控温、节能环保的前提。不过在空调已经普遍升级的今天,市场似乎没有给格力这个“先行者”更多的特权,这也是其反复强调技术壁垒的原因。

  “高端”的利弊

  从市场数据看,格力空调已不再坐头把交椅。据奥维云网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线上销售排名中,美的以24.21%的份额位居第一,格力以24.12%位居第二,小米以11.35%位居第三。

  如果在“白电三巨头”之间对比,可以看到美的空调目前已经领先。海尔的优势在于冰箱、洗衣机,空调方面稍逊,不过其海外发展良好,海尔智家的海外营收占比已达到51.9%。

  美的空调实现反超的武器还是“低价”,而且其优惠让利与渠道转型相伴而生。美的在数字化转型上先行一步,早在2019年左右就搞起了线上低价促销。彼时美的全网销售规模已约有700亿元,而格力主场还是线下渠道。

  另外美的展现的姿态更低,高端产品之外也有不少平价产品,不放过任何一块细分市场,而格力则重在守住“高端化”这块招牌。

  不同品牌的分化,在营销转型阶段就已经显现端倪。回看五六年前,彼时还是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并重,而如今线上的重要性已经远超线下,对于空调而言更是如此。线下渠道虽然作为体验门店依然有存在的价值,但对于营收的贡献仍被不断减弱。

  面对同行的前后夹击,格力是否也要来一场性价比转型成为市场焦点,在专家看来,格力现在转而强调性价比并非明智之举。

  梁振鹏认为,格力空调的王牌就是品牌形象,如果主动投身低价市场厮杀,无异于自毁长城。相比琢磨价格,格力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渠道扁平化转型、年轻化形象打造。如何让年轻用户、新增用户认可格力空调,是更重要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王柱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