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丰元股份投资不慎或致7160万订金打水漂 产能利用率低至20%仍欲再募20亿扩产

  • 生活
  • 2024-12-26 16:10:04
  • 36

专题: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丰元股份投资不慎或致7160万订金打水漂 产能利用率低至20%仍欲再募20亿扩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日前,丰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山东省高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青海聚之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称“青海聚之源”)、刘炳生的再审申请被驳回。

  根据此前判决,青海聚之源将向丰元股份返还订金7160万元及利息。至此,丰元股份与刘炳生及天域生态之间为期一年半的诉讼落下帷幕。

  不过,丰元股份也表示,案件目前处于执行阶段,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影响将视强制执行结果而定,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公司针对此事项也已计提了全部坏账准备。

  实际上,诉讼纠纷的背后,是丰元股份近几年加速转型锂电正极材料业务风险不断积累的结果。

  2022年正值行业景气高点,丰元股份选择与青海聚之源合作并涉足六氟磷酸锂业务,随后公司终止了上述合作,并引发此次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聚之源此前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丰元股份尽职调查存在明显疏漏。考虑到显著低于同行的薪酬开支,丰元股份很可能人才匮乏。

  此外,丰元股份还通过两轮定增,合计融资14亿用于扩产。然而,在行业转入下行期后,公司业绩、盈利和营运问题迅速显现,产能利用率低至20%以下。

  目前,丰元股份又在筹划新一轮20亿规模的定增进一步扩产。面对连续亏损的业绩、捉襟见肘的资金链和极低的产能利用率,公司再度融资的真实动机值得关注。

  合作前对纠纷对象严重失察 薪酬畸低或致人才匮乏

  丰元股份以草酸业务起家,2016年在中小板上市,当年便设立了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涉足锂电正极材料领域,但直到2021年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才将锂电业务规模逐步做大。

  2022年,正值产业景气高峰时期,碳酸锂价格最高冲到60万元/吨,锂电产业链的产品也集体暴涨,丰元股份开始筹划将锂电业务继续延伸。

  2022年11月29日,丰元股份宣布与刘炳生、蔡显威、天域生态、青海聚之源签订《股权投资框架协议》,拟通过增资方式对青海聚之源进行投资,增资完成后,丰元股份预计持有青海聚之源35%的股权。

  青海聚之源主要产品是六氟磷酸锂。丰元股份表示,“公司拟通过参股青海聚之源,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整体战略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符合长期发展战略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2023年6月30日,也就是协议生效7个月后,丰元股份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正处于产业扩张期,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及战略发展方向,青海聚之源投资项目不满足公司对投资标的的内部要求”,宣布终止对聚之源的投资。这也成为引发此次追讨订金诉讼纠纷的缘由。

  事实上,青海聚之源此前已暴露出诸多问题,而丰元股份似乎却并未察觉。

  在丰元股份入股前,另一家上市公司天域生态曾与青海聚之源大股东刘炳生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约定2022年至2024年青海聚之源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9亿元。

  然而,天域生态入股的第一年,青海聚之源就出现了亏损,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282.74万元,净亏损高达1.24亿元。而丰元股份与青海聚之源签订投资协议的时间已是当年年末。

  2023年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青海聚之源业绩更加不及预期。当年其营业收入仅274.21万元,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36亿元。

  不仅如此,早在2023年1月,青海聚之源就曾被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爱企查数据显示,当前青海聚之源自身风险多达168项,作为被执行人,包括未付丰元股份的7000余万元订金在内,青海聚之源合计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丰元股份对重大投资项目疏于调查,与其业务能力不足、人才匮乏有直接关联,无论是整体平均薪酬还是高管平均薪酬,公司均显著低于所有同行。

  产业景气高点两次定增融资14亿扩产 产能利用率低至20%仍欲再募20亿

  2020年,新能源产业进入景气上行期,随着收入规模的增加,丰元股份连续两次定增进行扩产。

  2021年6月,公司定增融资4.5亿,用于年产10000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时隔一年,2022年10月,公司再次定增融资9.4亿,用于年产5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经过两次定增扩产,截至2023年底,丰元股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达到14万吨,同时还有10万吨在建产能。

  然而,第二次定增落地的时间,也正是产业景气度由盛变衰的转折点,丰元股份经营和业绩状况迅速滑坡。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7.77亿,同比增长59.98%,归母净利润-3.89亿,同比大幅转亏;今年前三季度营收9.79亿,同比下降57.79%,归母净利润-1.29亿,持续亏损,毛利率则大幅转负,下滑幅度明显超过同行。

  然而,公司融资步伐不仅没有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

  2023年7月,丰元股份正式终止与青海聚之源合作的同时,宣布了第三轮定增计划,募资规模扩大到20亿,投向“年产10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和“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高能正极材料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丰元股份2023年已建成正极材料产能1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22.88%-48.16%;2024年上半年末,产能提升至19万吨,另有在建产能10万吨。考虑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降近6成,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或已低至20%以下。

  丰元股份在半年报中也表示,公司“产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整体设备稼动率不足,单位成品分摊的制造费用较高,产品毛利率下降”;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年产10000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建设项目”和“年产5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上半年均未达到预期效益。

  与此同时,在锂产品行情最好的2022年,丰元股份经营现金净流出14.79亿,2023年继续净流出14.88亿,今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大增187%,资金压力日益突显。

  面对连续亏损的业绩、捉襟见肘的资金链和极低的产能利用率,丰元股份再度融资的真实动机值得关注。

有话要说...